【雕塑】基本说明
铸铜文殊菩萨佛像 铜雕文殊菩萨佛像
文殊菩萨(大智)全称为"文殊师利",音译意为"妙德、妙吉祥".自古以来,文殊一直被视为深具智慧的菩萨,广受世人的崇敬。文殊菩萨的造像大多戴一项五髻宝冠,顶上头发梳挽成五髻表示大日如来之五智,称为"五髻文殊".也有梳成六髻、七髻的,称"六髻文殊"或"七髻文殊".面貌端庄丰满,左手执青莲花,表示清净圣洁,右手持金刚宝剑,表示斩断一切烦恼。也有的文殊造像手拿如意或箧经。文殊菩萨常骑坐在青狮子上,狮子是"百兽X",素以勇猛威武着称, 普贤菩萨(大行)按梵语音译有普天同庆、遍地吉祥之意。普贤的修行证实了文殊的智慧,两者融合表现了大乘佛教的理想。《普贤延命经记》具体讲述了普贤的形象:头戴五佛宝冠,由一个三头白象王背负。象足踏在金刚轮上,下有5000群象,全身放出金色宝光。
材质
铜佛像是指用铜或青铜铸造,可移动的较小佛造像。铸造铜佛像常用的材料有青铜、黄铜、紫铜。
制作工艺编辑一般分为锻造和铸造。目前国内锻造佛像方面要数杭州金星铜工程的X树一帜,杭州金星是由目前国内唯一的铜雕XX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X衔,朱炳仁大师是百年铜艺的X四代传承人,其X特的工艺手法已被收为XX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造假方法编辑X一种全新浇铸,也就是依照原物图片,用失蜡法或翻砂法造像;
X二种是将两件残器拼成一件完整的佛像;
X三种是将破损的佛像局部修复使变成完整的佛像;
X四种制造铭文,在原来没有铭文的佛像上刻上铭文以提高佛像的身价;
X五种是在鎏金脱落的佛像表面加金粉或者涂上金漆,使它变得更昂贵。
鉴定方法编辑金铜佛像的鉴定应以类型、轻重、颜色等为切入点,发掘凝固在佛像上的历史痕迹。
类型 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艺术分为汉传佛像艺术和藏传佛像艺术两大部分,要区分风格差异;搞清青铜成分或鎏金等质地;结合时代特征综合判断,以标准器作为真伪依据,判断铜铸佛像是否属于新仿,是否进行过做旧处理。
颜色 古代佛像被放在佛龛上供奉,久历人间烟火,日月侵蚀,特别是鎏金铜造像表层颜色暗淡,在阳光下折射回来的光线柔和。新仿、做旧处理过的铜铸佛像折射光线较刺眼。
质量 古代佛像所用铜质较纯,质量重,特别是浇铸器物有厚度。仿制金铜佛像一般铜质不纯,质量轻,使用合金材料。
工艺 受古老的生产工艺限制,浇铸成型后的佛像要经过细致雕塑技法处理,表情、服饰、底座加工痕迹清晰可见。现代铜铸佛像使用机制打磨,生成极有规律的加工痕迹。
嗅觉 古老的铜质佛像,经长期供奉、烟火熏蒸,可以嗅到烟火味道;倘若长期埋藏于地下,可以嗅到发霉、发朽的味道。而现代仿品嗅到的是化学腐蚀味道。
历史久远的金铜佛像,是大众喜欢的艺术收藏,而且金铜佛像是佛像艺术里XX秀的艺术品之一,可以供大众欣赏的艺术品。以上介绍的是金铜佛像的鉴定方法,一些收藏家可以凭借以上几点方法前去鉴定。[1]无论从史籍记载还是考古遗物发现,佛教早在东汉即传入我国,并有佛像遗留。X早期的佛造像多见于石雕石刻,随着佛教的兴盛,金铜佛像开始出现。金铜佛像大多形体较小而精致,便以携带供奉于佛寺和信众家中佛龛,或纳藏于佛塔地宫之中。《三国志》记载有“笮融大起浮屠祠内有一尊金铜佛像”,这是中国正史中X次明确的金铜佛像记载。但铜佛像实物X早的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。十六国是西晋末年,北方少数民族一时间纷立的小朝廷,丝绸之路传来的佛教使这些地区得风气之先,所以十六国佛教较之南方东晋更为昌盛,佛像艺术也因之而勃兴。其中后赵、前后秦、北凉统治者以更虔敬的态度接受佛教。当时的佛教流行造像功德思想,人们迫于战乱又热切希望解脱痛苦,这是佛像艺术得以兴盛的根本原因。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藏后赵建武四年(338年)金铜佛像,是中国现存有明确纪年的X早金铜佛像。